速报往邕州!”
话音未落,忽闻关外有人报来:“启禀太后,几位王爷已率兵回关,正在门外候着!”
阿侬大笑:“来得正是时候。恰好能与哀家一同回邕州!”
黄师宓见阿侬高兴,:“太后,这几日微臣日思夜想,总想这狄青非等闲之辈。保不准他趁着年期,关上守备虚弱,趁机扣关。昆仑关虽然依仗天险,但为保万无一失,微臣自请,留守昆仑!”
阿侬:“你为丞相,理当随哀家回邕州,共庆大典!”
黄师宓:“太后,共庆大典之事,微臣不能不能亲自前往,实属遗憾。只是如今天下未定,大宋强敌在前,交趾又有虎狼在后,正是危急存亡之秋。微臣不敢大意,倘若昆仑关有失,则万事休矣。况那宋军中的细,唯有与微臣相熟,若是换作他人替代微臣,恐怕那细作不会轻信。共庆大典之事,容他日天下安定,微臣必定阙前拜贺!”
阿侬闻言,甚是感动,问:“黄丞相日夜忧虑国事,忠心可嘉。不知丞相要什么赏赐?”
黄师宓:“微臣为国尽忠,哪敢要什么赏赐?唯请太后,待年后击破狄青所,昆仑关忧患尽除,将穆桂英赏赐于微臣。”
“哦?”阿侬一惊,,“你要那个女人?”
黄师宓切齿:“微臣与穆桂英有些恩怨未了,还请太后将她交给微臣置。
“阿侬点点,:“也罢!原本哀家在除夕之夜,想要将她煮了,成肉羹,分给诸将享用。既然丞相开口了,那哀家便暂时留她一条命。只是还请丞相多忍耐几日,这穆桂英还是要让哀家带回邕州,示于南国天下,以振士气。”
黄师宓岂有不从之理,拜谢:“谨遵太后懿旨!”
阿侬把昆仑关的兵符交给了黄师宓,便转出了城楼,去迎接她的几个儿子。
次日,母子几人并辔同行,后面跟着得胜之师,押着穆桂英、杨八姐等一干宋军俘虏,三声炮响毕,开了昆仑关的后门,浩浩向着邕州进发。
却说宋军的探子听到炮响,急忙来向狄青禀报。狄青接到报信,率着杨文广等人,飞疾驰至昆仑关下,站在山巅之上,远远地眺望。但见飘扬在关楼上的旗帜,已经被撤换成为镶着“黄”子的大旗,侬姓的战旗早已不知去向。
狄青问侬智英:“姑娘,这是怎么回事?”
侬智英答:“想必我母亲思念孩儿甚切,已营回邕州去了。”
“那这黄字的大旗,又是何人?”
“定是大南国的丞相黄师宓。”
狄青点点,垂首不语。
“元帅,如今南军主力已撤离了关城,关上必定守备薄弱。元帅何不趁机扣关,一举打破昆仑?”杨文广在旁急着问。
“本帅听闻,这南国丞相黄师宓并非等闲之辈。由他镇守昆仑关,必定滴水不漏。文广,你切不可轻敌了!”狄青微微地笑着。